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吉利汽车凭借持续增长的销量与清晰的战略布局,成为中国车企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在吉利汽车全球投资者路演活动暨吉利银河EX5伦敦上市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桂生悦与与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围绕销量目标、智能驾驶、全球化战略、产品策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分享,为行业揭示了这家头部车企的发展逻辑与未来方向。
一、销量与盈利齐升:2025 年剑指 300 万,缩小头部差距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最快的企业之一,吉利的销量表现持续亮眼。据桂生悦介绍,2024 年吉利汽车销量达 217 万台,而 2025 年预计销量将突破 300 万台;当前其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 11%,与行业第一名的差距仅 4 个百分点,“我们有信心进一步缩小这一差距”。
销量增长的背后,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步提升。桂生悦强调,吉利不追求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技术价值释放,实现 “量利双增”,这一发展路径也为行业提供了 “规模与利润平衡” 的参考样本。
二、智驾锚定 “安全平权”不做 “速度优先”
在智能驾驶成为行业竞争焦点的当下,吉利提出了差异化的 “安全平权” 理念,而非行业常见的 “智驾平权”。
2024 年 3 月,吉利发布 “千里浩瀚智驾方案”,涵盖 H1-H9 五个梯度产品,适配不同用户需求。淦家阅明确表示:吉利智驾具备三大核心特质:技术领先性、主动性、经济性。“并详细解释到,“若智驾技术依赖供应商,整车厂未来必将受制于人”。因此吉利坚持智驾全栈自研,重点突破算力、芯片、大算法与大模型,未来将通过 “AI + 智介大模型” 的方式来提升智驾高度。
“我们宁愿慢一点,也要把产品安全性做到极致”--淦家阅的这一表态打破了行业内部分企业 “为智驾功能抢进度” 的浮躁心态,将 “安全” 重新拉回智驾发展的核心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国内智驾布局已相对成熟,海外智驾标准虽会晚于国内,但最终将实现全球用户 “智驾体验平权”。
三、全球化发展目标:欧洲深耕高端,拉美销量翻倍
在海外市场,吉利正呈现 “欧洲深耕 + 拉美爆发” 的双线格局。淦家阅在说到出口目标时分析了一组数据:2024 年 1-9 月,吉利在欧洲销量同比增长 61.8%,拉美市场增速更是高达 93.4%,成为其海外增长的重要引擎。
欧洲市场方面,吉利以领克为核心突破口,凭借 “欧洲标准研发” 的产品策略站稳脚跟,银河E8(配置|询价)、星愿等车型研发初期即对标欧洲法规,且已在意大利等市场上市,2024 年将进一步覆盖英国等主要欧洲市场。同时,吉利借力沃尔沃在欧洲的经销商资源,快速打开To C 市场,而领克在欧洲的定价 “不低于同级竞品”也彰显其 “以技术、品牌而非价格竞争” 的市场思路。
淦家阅透露,海外产品上市节奏通常比国内晚 8-12 个月,但随着 2025 年领克、极氪产品全面爆发,“未来海外增长将更迅猛”。此外,吉利在海外坚持 “油电平权”:油车对标丰田打磨品质,电车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且要求自身增长率 “高于电车市场平均增速”。
四、爆品逻辑 + 价值定价,从容应对补贴退坡
在产品打造上,吉利走出了 “从单款爆品到全系优质” 的路径。淦家阅分享,打造单款爆品可通过 “集中资源” 实现,但要让每款产品都具备竞争力,核心在于 “客户需求与研发深度结合”。剔除用户用不上的冗余配置,增加行业稀缺的创新功能。这一策略成效显著:2024 年上市的吉利E5 仅仅13天便达到销量破万,星愿月销超 5 万辆已成为 “中国最畅销车型”之一,而银河系列月销亦超1万辆。
五、补贴退坡是行业走向健康的标志
面对未来补贴退坡,桂生悦表示吉利 “有足够底气应对”。其核心优势在于 “完善的产品布局”:既覆盖大众化市场,又在高端豪华领域具备领先性,尤其是国内少有车企能实现 “大众与高端市场同步发力”。 桂生悦强调,补贴退坡是行业走向健康的标志,吉利希望凭借 “自身技术优势” 获得国际认可,而非依赖政策支持。
六、坚守底线 吉利 “不打价格战”
淦家阅指出,企业竞争的核心应是 “技术更好、服务更优、品牌感知更强、合规经营”,这一价值观贯穿全球市场,也让吉利在海外树立了 “中国车企高端化” 的形象。
七、供应链本地化 借势夯实区域根基
针对全球化中的供应链布局,淦家阅提出 “要在区域做大做强,必须实现供应链本地化”。吉利在这一领域具备 “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可依托与沃尔沃的深度合作,快速整合区域资源;另一方面,也在与其他潜在合作伙伴洽谈,为未来区域扩张铺路。
“供应链与技术本地化,才能形成长期竞争力”,这一思路不仅帮助吉利规避全球化风险,也让其在区域市场更易获得用户与政策认可。
结语:以长期主义,树中国车企全球化标杆
从吉利高管的分享中可见,吉利汽车的发展逻辑始终围绕 “技术驱动、用户中心、长期主义”。无论是 “安全平权” 的智驾战略,还是 “不打价格战” 的市场态度,亦或是 “供应链本地化” 的全球化布局,都体现了吉利 “不止于追求短期增长,更要构建长期竞争力” 的思考。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吉利的路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在 “走出去” 的过程中,唯有以技术为核、以用户为本、以合规为基,才能真正实现从 “规模扩张” 到 “价值提升” 的跨越,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写下更坚实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