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2817878668 微信二维码
我是做抖音/快手直播服务商的德姐V:2817878668(备用V:1004266970),目前帮助过无数主播从个位数直播间做到百人千人直播间,同时也帮助宝妈上班族,学生,宝妈实现了自我价值。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空余时间做剪辑,轻松月入两万元!”
“一部手机就能搞定,0基础兼职,新手也能赚翻!”
每个上班摸鱼的间隙,吸引你做副业的小广告便会乘虚而入,通过手机和电脑屏幕,精准地弹到你的视网膜上。
不需要经验、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赚钱……
仿佛你和财富自由之间的距离,只差这一份副业。
甚至有经验丰富的过来人,苦口婆心地告诉你:“一个没有副业的打工人是不完整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践行“技多不压身”这句老话——
大家在本职工作之外,纷纷探索起了“副业的100种可能性”。
有的在地铁口摆摊,有的做自媒体,有的兼职摄影,有的周末做群演……
不禁让人好奇,那些忙着搞副业的年轻人,最后真的赚到钱了吗?
“斜杠青年,慢就业,灵活就业,副业刚需。”
如果你也是个打工人,这些词汇里总有一个是你眼熟的。
透过这些词语不难看出,这届年轻人对副业的需求有多大。
毕竟他们共同面对着一个问题——就业,难。
2022年,新一批高校毕业生首破千万,规模和数量都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今年的就业竞争空前激烈,而面对日益紧缩的岗位需求,说这是“最难就业季”一点也不夸张。
考研考公想上岸,也难。
据统计,今年的考研人数为457万,比去年多了80万;考公人数更是突破200万。
不仅找工作不容易,以各互联网大厂为首的裁员消息,让已经有工作的人,也更加患得患失。
当这种“生存压力”渗透进职场,打工人的心态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如果说前几年,“斜杠青年”还是年轻人给职场锦上添花的附加项;
那么现在,“搞副业”已经是用来缓解焦虑的必选项了。
打开小红书搜索“副业”,有60万+篇笔记,分享着不同的副业攻略。
豆瓣“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里,有20万名组员,在线分享彼此在副业路上摸爬滚打的心路历程。
在微博的话题广场,上亿次的阅读量、几十万讨论,也勾勒出每天在办公室“正襟危坐”的白领们的职场B面——
主业副业“齐开花”,不是在做副业,就是在探索副业的路上。
“7天上手,包学包会”、“同事都在偷偷学”,各种关于做副业的广告被投放在APP里,时刻勾起职场人的焦虑。
根据《2022年互联网招聘求职行业洞察报告》,尽管不同年龄段的人面临的职场问题各不相同。
但“成长受限”“职场瓶颈”和“亚健康”,已然成为“老中青打工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其中许多人,选择了开展副业来另谋“生路”。
为了快速提升自身价值, 90、95后的副业,从线下探索到线上。
从咖啡店兼职、便利店兼职,到宠物医生、健身教练,再到网络带货、自媒体运营。
所有新鲜的、有前景的副业,他们都愿意尝试。
有人建议,选择副业最好是能和主业有所关联的,这样至少可以互惠互利。
于是,遇到职场瓶颈、同时面临着裁员降薪风险的年轻人们,许多就从自身的专业技能出发,开启了第一份副业。
兼职会计、法务,或者需要经验和学历的讲师、家教,做得好说不定有“转副为正”的机会,不失为在本业之外未雨绸缪的B计划。
“不要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这届职场人已经深谙于心,并付诸行动。
分配有限的精力到不同的工作中去、“赚更多鸡蛋”,已经成为了勇往直前的副业人的共识。
当然,也不是所有副业都有像“兼职会计”那么高的专业门槛。
如果你只想佛系赚个奶茶钱,那么摆个摊、做个手工、接个探店之类低门槛的副业遍地都是。
如果你吃苦耐劳、愿意付出体力,那上手更快的闪送、外卖、代驾随时向你敞开大门。
足够勤奋的话,用副业来补贴家用指日可待。
如今,在副业人坚持不懈的探索下,这条赛道可选择的方向远比人们最初想象中的广,甚至可以说是“花样百出”。
有人在线上塔罗牌占卜,听陌生人倾诉、解决他们的情感问题,甚至与其探讨人生选择。
短短一个小时沟通、开牌、解答,轻松到手一百块。
有人空闲时间手作不停,将自制的发夹、项链、耳环、毛毡放到平台上售卖。
随着每月发货越来越频繁,收益的数字也一点点积累。
同样是卖东西,当一部分人还热衷于较为传统的摆地摊时,不少年轻人已经开始研究线上视频带货了。
“赚个包子钱,虽然不多却是一个好的开始。”